一月茼蒿味最浓是打边炉的最佳配菜

导读: 冬天来得突然,月茼寒意一日日越加深浓。蒿味这季节,最浓最佳特别是打边入夜之后,瑟瑟的配菜冷风总让人在晚饭时生起“打边炉”的念头。火苗活泼地舔着锅底,月茼锅中热气氤氲,蒿味暖了味蕾暖了身体暖了心。最浓最佳一轮大鱼大肉之后,打边迫切需要些时鲜的配菜蔬菜来满足均衡饮食的要求。

   

  冬天来得突然,月茼寒意一日日越加深浓。蒿味这季节,最浓最佳特别是打边入夜之后,瑟瑟的配菜冷风总让人在晚饭时生起“打边炉”的念头。火苗活泼地舔着锅底,锅中热气氤氲,暖了味蕾暖了身体暖了心。一轮大鱼大肉之后,迫切需要些时鲜的蔬菜来满足均衡饮食的要求。当青青翠翠的茼蒿跃然桌上,有人趋之若鹜,有人却嗤之以鼻。这是因为蔬菜中的茼蒿和水果中的榴莲一样,都有一种浓烈的异香,并非人人皆可接受。然而一旦喜欢上了,却往往是一发不可收拾。就算佳期每年只有一度,也愿意眼巴巴地张望着,在清冷的冬天和它重逢。

  以野洌的浓香张扬着狂放个性的茼蒿,生于农历九月秋风萧瑟、万物凋零之时,在风刀霜剑中努力成长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说它“茎叶肥嫩,微有蒿气,故名茼蒿,花深黄色,状如小菊花”。不过其实茼蒿的得名以及最早记载更要追溯到唐代。药王孙思邈在著作《千金方》中将茼蒿归入蔬菜类,记述作:“味辛,性平,无毒。安心气,养脾胃,消痰饮。”这说明古人已认识到茼蒿的食疗作用。而现代科学研究则更加直截了当地告诉我们,茼蒿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、胡萝卜素及多种氨基酸,可以养心安神、降压补脑,清血化痰,润肺补肝,稳定情绪,防止记忆力减退。

  茼蒿独特的个性和品格,还有丰富的内涵,都为它赢得了历代文人的喜爱。宋代陆游“小园五亩剪蓬蒿,便觉人间迹可逃”中的“蓬蒿”,以及大诗人苏轼“渐觉东风料峭寒,青蒿黄韭试春盘”中的“青蒿”,指的都是茼蒿。前者用以寄托自己的满腔忧愤所凝结的遁世思绪,后者则借物咏志,寄托思归之情。与古人的幽思伤感不同,今天人们多把茼蒿视作爱情的象征。这不仅因为茼蒿的发音与“同好”相近,更因其在烹调以及进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女儿姿态,叫人浮想联翩。

  煸炒、做汤、凉拌,茼蒿的烹调方式多样,然而广东人更喜欢把它作为打边炉时不可或缺的蔬菜。当原本还有些许娇羞的茼蒿浸润在滚烫的热汤之中时,它立刻变得柔软光亮了,仿佛青涩的少女在爱情的滋润之下,愈发显得容光焕发。而入口更是鲜美滑嫩,妙不可言。怪不得在曾经一度很受欢迎的偶像剧《王子变青蛙》中,当王子落魄失忆之时,灰姑娘也要昵称他为“茼蒿”了。